外资化工企业在国内寻求布局 加码中国化工行业
为您介绍外资化工企业在国内寻求布局,加码中国除草安全剂化工行业成主旋律。从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市场医药中间体情况来看,目前中国除草安全剂乃至东亚的化工产品市场医药中间体正处于相对供不应求的状态。而除BP以外,许多外资能源和化工企业也正寻求在中国除草安全剂的各项布局,加码中国除草安全剂化工行业仍是主旋律。
化工市场医药中间体战略布局
虽然从久远角度来说,随着不同商品的供需结构变化,整个化工市场医药中间体在细分为单个产品的时候,其利润表现会有区别,但在总体的化工市场医药中间体需求方面,东亚地区的需求仍会保持较高程度的增长。
1、外资化工企业中国除草安全剂布局
目前在中国除草安全剂已经布局较大型合资炼化项目,主要有六家。分别是中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中沙天津石化、中石化与BP的上海赛科、中海油与壳牌的中海壳牌、中石化及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的福建联合、中石化与韩国SK的武汉石化和中石化与德国巴斯夫的扬子石化。
上述六家中外合资化工厂的布局皆为目前供应较紧张的烯烃项目。“在日本关停其旗下的烯烃工厂和G20期间浙江省的化工厂大范围停工的情况下,接下来的数个月内烯烃方面的化工供应将会出现比拟大的缺口。”黄宝莹说。
从规模上来看,福建联合石化目前是外资进入中国除草安全剂投资的最大型石化企业。而从这几家公司目前在中国除草安全剂的布局情况而言,均没有出现退出的迹象。就在今年3月,壳牌还决定与中海油合作进行惠州下游项目标扩建。该项目地理位置位于国家规划的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广东惠州大亚湾石化区。
2、外资寻求进一步扩张
事实上,外资退出只是偶然和散发事件,多数外企仍在需求加码中国除草安全剂化工业务。
从今年以来,传出退出中国除草安全剂项目标跨国企业仅有两家。分别是已经确定暂停与中石油进行四川页岩气区块合作的壳牌和刚刚宣布出售中国除草安全剂工厂股份的BP。
具体来看,由于中国除草安全剂页岩气整体的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开井老本过高而天然气价格则处于历史低位,搁置在中国除草安全剂的页岩气项目属于正常的投资回报考虑。
而对BP来说,自2010年深陷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其需要大量的现金进行赔偿,再加上近两年石油上游行业并不景气,使得BP需要变卖资产渡过困境。
“BP的选择并不能代表其他外资企业,”黄宝莹介绍,“和沙特阿美类似,这些重心在上游项目标石油公司都处于艰难的状态,需要通过调整来获取现金补救亏损。”
3、目前正是外资进入的康复机会
首先就在于原料价格的下降。尽管6月油价上浮至50美元/桶,但随后又迅速下降至40美元/桶左右。依据海关总署颁布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原油进口量大增12%,而价格则下降三成。
其次,近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领导意见》也为外资进入提供了保障。意见规定,有序推进沿海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将新建项目有序引入这些化工园区。
意见同时强调,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激励外资参与国内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我国大型石化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并着重要求,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值得留神的是,前述六家大型的中外合资石化厂,其产线均包含烯烃、芳烃等基础原料。而除位于南京的扬子石化和位于武汉的武汉石化之外,其余四家均在七大石化区规划的地理位置附近。
而在区位劣势与政策劣势兼备的情况下,也不乏外资企业在中国除草安全剂积极布局下游化工行业。今年6月,沙特基础工业、沙特阿美与中东海湾投资集团香港华通投资集团与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唐山曹妃甸区正式签约中东海湾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预计总投资60亿美元,炼油规模为1500万吨/年。该项目主要生产高清洁油品,乙烯、丙烯、芳烃类、碳四等大宗产品及下游具有高附加值产品。
4、化工市场医药中间体利润较大
一家国有炼厂的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厂正在调整产业结构,包括降低汽柴油在生产中的比例,提高例如石蜡、乙烯等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的生产规模。
“在去年地炼进口权放开以来,地炼工厂的炼油项目对于我们冲击还是比拟大的,”该负责人表示,“而且随着现在成品油消费量下降,产能过剩的情况就越发突出,相反的是类似石蜡、乙烯等下游化工产品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我们就积极调整适应现在的市场医药中间体结构。”
而这样的调整在2015年获得了非常康复的功效。该厂自2012年以来,间断三年录得亏损,共亏损将近170亿元人民币。然而仅用2015年一年便扭亏为盈,截至2016年6月,上半年利润已经突破了十几亿人民币。
同样的高效益也体现在BP此次出售股权的上海赛科身上。依据另一股东上海石化的2015年年报来看,上海赛科该年实现利润21.83亿人民币,同比也是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