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危险废弃物倾倒黑市交易猖獗 亟须引起重视
为您介绍:多省危险废弃物倾倒黑市交易猖獗 亟须引起器重。近日,山东、江苏等地发生多起危险废弃物引发的环境污染事件,危及人身安全。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我国危险废弃物处理价格昂扬,引发危废层层转包、黑市交易猖獗,大量危废最终直接偷排地下,非法处理现状惊心动魄,亟须引起器重。
危险废弃物倾倒黑市交易猖獗
搜索“化工危险废弃物”等关键词,就能找到数十个危废倒卖QQ群。这些群动辄数百人,群日交易量可达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形成了一个庞大产业链。一些企业将危废交给无资质企业或个人,一吨仅破费三五百元,省出近九成环保费用。大量危废被层层转包后,最终通过暗管排向地下,或者直接倾倒在废弃矿井或者江河中,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严重污染,而来自毒地的气态污染物则可能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健康风险。
有国家权威环保督查部门以“惊心动魄”形容当前危险废弃物非法交易及处理现状。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化工、炼油、采矿、医药、金属制品等行业每年产生的数千万吨危废,按规定须交予有资质环保企业处理,老本平均每吨五六千元。一些企业不堪接受昂贵的处理老本,就以超低费用将危废私下转交给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导致危废交易黑市猖獗。危废处理不当或者跑冒滴漏会造成严重的土地污染,再修复艰难异常。
一些环境健康专家还认为,来自毒地的气态污染物,在极端情况下,可能产生急性健康风险;在更多情况下,会由于长期暴露在低浓度污染中而产生慢性健康影响,这意味着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患上恶性疾病。以工业常用的溶剂三氯乙烯来说,长期暴露可能造成肝癌、免疫缺陷、肾衰竭、淋巴癌、生殖系统疾病、中央神经系统受损等疾病风险。
产生危险废弃物的多重起因
危险废弃物层层转包、交易猖獗,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同时也折射出相关监管长期乏力的严峻现实,而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则与危废处理设施有效供应不足、督察及检测力量单薄、行业管理秩序凌乱、法律法规不完善、对企业负责人监督执法不严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危废交易难以从本源上被遏制。
首先,环保设施供应不足,和化工生产能力极其不匹配,危废处理价格昂扬。业内人士指出,化工产品原材料投入产出比约是1.3至1.5比1,即生产一吨成品,将产生三五百公斤危废,医药行业危废产生比例更高,但只有小局部危废能按有关环保规范进行处理。
其次,国家环保部门监管有难处。据了解,2015年下半年,国家环保督察人员曾和地方环保部门一起去东部某市督察一家做颜料的企业,发现台账登记危废总量与理论总量有明显出入。这位国家环保督察人员在企业内发现,空阔处有地方长了草,有地方没长草,当即叫来挖掘机刨开地面,发现大量含醌的有机胺。
此外,对企业负责人的监督执法不严。中国除草安全剂政法大学环境法教授王灿发说,任何企业违法都有具体人执行,如果仅仅处罚直接责任人,不处罚企业负责人,难以遏制危废交易。
全国性摸底打击火烧眉毛
随着一些化工产业加速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部地区正在偿还历史“欠账”,中西部危废管理和处理也亟需跟上。业内人士指出,应尽快授权一批新机构有认定危废资质,提高危废认定效率,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在全国开展危废监管专项行动,打响解决危废历史遗留问题的“歼灭战”。
在便捷执法方面,常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军认为,危废认定本身不难,难在法院认可的有资质认定机构较少,国家对此宜尽快授权一批新机构有认定危废的资质,并缩短认定周期,保证环保执法及时到位。
工业原料品登记制度也应尽快完善,加强行政和司法的联合执法。徐亦钢倡议,进一步要求化工企业在质监部门明确登记产品中含有的所有主要物质,并明确阐明产业的适用范围,建设较为完备的责任溯源机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完善危废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企业入市申报数据的主体责任,做到去向可追踪、责任可倒查。
从全国来说,国家环保部门宜把长期超量贮存、存在重大隐患的园区和企业一家家排出来,督促其指定处置计划,规定整改期限,打一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歼灭战”。
为了提高执法效率和效果,吴军剖析指出,公安机关和环保部门的环境执法取证方式差别较大,对此宜进一步明确,在处理危废案件时摸索两部门联合行动,发现线索后,两方先期独特联合出勤摸底,各自根据需求取证,完善证据链,形成对危废倒卖和倾倒行为的威慑。